当前位置: 首页公司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沙市:春秋战国时名江津,又称夏首,是楚国都城郢的外港。唐时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袭用至今。
  沙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沙市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原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边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在春秋战国时,改名江津,是楚国国都郢的外港,到唐朝时代,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通商口岸,我国对外开放早的四大内河港口之一。1940年6月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沙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湖北省政府第四行政专员公署设在沙市,并将市区划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镇。1949年7月15日,沙市解放,划为省辖市。1956年改为荆州地辖市。1979年复为省辖市。1994年10月,撤销荆州地区和沙市市,设立荆沙市,后更名为荆州市,以原沙市市辖区为主体,对区划作适当调整后设立沙市区,成为荆州市中心城区。
  沙市 城区设中山路、解放路、胜利街、崇文街、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辖10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设立新、关沮两个乡,锣场、观音垱、岑河三个镇,辖4个社区居委会、80个村民委员会,573个村民小组;代管省畜牧良种场。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为55.86万人,城镇人口44.96万人,城镇化率80.4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25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沙市以其经济发展之快、名优产品之多、城市建设之秀、文明卫生之美成为饮誉海内外的明星城市。2003年辖区生产总值77.28亿元。其中:产业增加值6.5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2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9万元。2003年区属单位职工平均工资68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8元。
  全区南北宽相距26公里,东西长相距29.7 公里,总面积49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37.77平方公里。沙市是长江古河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海拔高度一般在30至36米间。沙市处于江河湖网之中:北临长湖,高水位 33.29米;南靠长江,高水位45.22米。沙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无霜期长达230-270天,年降雨量一般在958-1325毫米之间,平均相对湿度为80%。沙市一直是长江中游工商名城,川湘鄂豫经济纽带。她依托江汉平原,经济腹地广阔,市场辐射面广,商品集散量大,物畅其流,商家云集。沙市地处湖北省经济“大三角”(武汉、黄石--襄樊、十堰--宜昌、三峡)主轴线的中心点,在全国对外开放由沿海、沿边向沿江及中西部推进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格局中,具有北下南上承东启西的地缘区位优势。
  
  • 友情提示
此页是湖北荆州市沙市区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 联系方式
企业名称: 湖北荆州市沙市区
商铺版本: 手机版
所在地: 湖北/荆州市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 企业地图
  • 手机扫码
微信或支付宝扫一下,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