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公司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丈亭镇半岙村

  •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丈亭镇半岙村
  【村情概况】 半岙村位于丈亭镇中北部,村委会驻地丈亭新镇区杨梅路。距镇政府办公大楼500米左右。村域面积4.36平方公里,东至渔溪村桐树院自然村,南至萧甬铁路,西至长乐路,北至郑家潭老自然村,与慈溪市接界。现有4个自然村和3个新村组成,人口2074人,653户,耕地643亩,山林6042亩,是丈亭镇耕地少、山林面积较多的行政村。村建立党支部,有党员55名。整个行呈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形,几乎贯穿丈亭镇的南北两端,村中农民新村紧紧融入渔溪新镇区。寺前王水库就在村中偏北处,风景秀丽。61省道,甬余公路横穿村境,寺马公路,自南至北直达慈溪,交通便利。2005年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8641万元,第三产业产值2354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7701元。村集体收入34.8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达696万元。
  【村史沿革】 2001年4月,行政村撤并,半岙村由原丈亭镇的半岙、郑家潭二村合并而成,以半岙村得名。解放前同属慈溪市岗墩乡,1954年划归余姚。半岙村后更名为五一(社)村,1976年随丈亭公社称半岙大队。郑家潭村也先后更名为郑兴(社)村、大队。1983年复村为半岙村、郑家潭村。村民以王、郑两姓为主,半岙自然村约有90%以上村民姓王,间有少数外来姓氏,而郑家潭村几乎全部姓郑,王姓于宋朝之前由山西太原迁入,已有1000多年历史,郑性由余姚郑巷迁入。至今。
  【产业经济】 由于半岙村地处山区,长期以来村民以山林生产为主业,靠出售、加工杨梅、毛竹、木材等山货收入。少量耕田栽培粮食作物,只能供村民的基本口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收入逐年提高。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部分村民走出山岙,奔波于全国各地,经商务工,当时是丈亭镇劳务输出多的村,足迹遍及全国14个省市区,后来,部分村民陆续成为乡村企业的骨干。七十年代后期,半岙、郑家潭都办起五金厂,一时成为丈亭镇的骨干企业。在党的政策感召下,还有一部分村民积极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兴旺时全村出现100多户花木专业户。宁波市农业龙头企业万申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就是从半岙村的花木专业户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起来的,目前公司占据华东几省市、特别是上海的大部分市场,每年产值都在2000万元以上。杨梅、竹笋等产业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半岙杨梅苗就远销我国南方十几个省市,全村有杨梅苗基地近200亩,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半岙村杨梅产量高,质量好,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地之一。2002年村依托城镇发展和地埋区位优势,在新镇区建造综合大楼一幢,总建筑面积6161平方米,投资500多万元。不但改善了村级组织的办公条件,而且通过出租等方式,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余万元。
  • 友情提示
此页是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丈亭镇半岙村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 联系方式
企业名称: 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丈亭镇半岙村
商铺版本: 手机版
所在地: 浙江/宁波市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服务商)
保证金: 已缴纳 0.00
  • 企业地图
  • 手机扫码
微信或支付宝扫一下,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