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址

扯氮集–上海魏武挥的Blog

  • 扯氮集–上海魏武挥的Blog

魏武挥,TMT的观察者者 研究者和批判者,专注于后媒体时代。这类似一个个人的小小传记,因为,会不断地随着我的年龄的增长而更新。在这个传记中,我尽量不牵涉到任何一个其他人,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段故事。

本人,魏武挥,表字方遒。我的名字来自于“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毛泽东诗词。而我的表字则又来自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另一篇毛词。73年生人的,用毛泽东的文字来做名字很正常。不过,事实上,我更喜欢“方遒”,而不是“武挥”。

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在3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情:把自己的胳膊给摔断了。想来自己都觉得肉痛,不过,当时的痛感现在已经没有记忆。我一直在外婆和祖母的轮流照料下,直到小学五年级。

祖母,在我看来是个很伟大的女性。我的祖父在我父亲十三岁的时候便已故去,我祖母早年守寡,但依然拉扯着四个孩子长大。我的大姑、父亲和小姑都是本 科毕业生,叔叔是因为年纪小,不小心碰到了那段史无前例的岁月而没有办法进入大学。更了不起的是,我祖母是个大学生,而是是学英文的大学生!

不过,可能隔代的原因,我读书一向不是很好。在三年级的时候,一门叫“常识”的课只考了33分,以至于母亲在大街上便狠狠扇了我一巴掌,力气大到我 立刻嘴唇出血。我比较辉煌的事情无非便是:幼儿园的时候背得出很多唐诗但后来基本全部忘记,小学一年级拿过一次双百。从此之后,我在学业上便再无任何亮 点。五年级的时候,父母认为我再这样下去,有考不上重点初中的可能,因此,我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我记得我六年级的时候有一本本子,这本本子每天由我老师记录着我在学校的经历,由我父母记录着我在家里的表现,两边这么记来记取,算是把我严严地看住了。一年后,我考上了“上海市第二中学”。

这个中学是个市重点,不过以前是女中。再往前,是“务本女塾”,历史居然有上百年。虽然我在我父母身边,但我的读书依然很差,到了初三,父母只好把六年级的那本本子再度拿出来。没办法,虽然我已经15岁,但还是要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下,“刻苦”学习。

到了中考,我的数学居然考了个满分,语文一塌糊涂。之所以用“居然”,就是因为其实平时我数学一直不好,而语文,特别是作文,历来是课堂的范文。后 来知道我的作文偏题了。我离本校高中分数线差了5.5分。母亲去了学校几次想努力努力,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我已经做好了去普通的高中读书的打算。不 料,峰回路转,学校放出话来,说男生可以照顾1分,本校生可以照顾5分,我居然就此过了0.5分上了本校高中。听说其实是我数学满分和英文高分的缘故。不 过,至今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而言之,我上了本校的高中。

我高一的时候,突然迷上了打篮球。我经常会一大早就去学校操练,放学也去操练。我篮球打得越来越好,三步上篮动作很花哨,还会空中转身之类的复杂动 作。到了高二,我成了班队的一员。在我这个中学,篮球是很受到大家欢迎的项目。事实上,在当年的上海中学里,老大是南模中学,老二就是我们学校了。每年的 班队比赛,是很重大的盛事。一个篮球队员,在学校里,是很有些“地位”的。

这年的比赛我已经是班队的成员了,不过还是个替补。一直到最后决赛的时候,我还是个替补。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场比赛,里三圈外三圈全部是观众,连大 楼里每个窗户前都有头伸出来。一直到最后2分钟,我们领先对手1分。这时候,我们的一个主力被罚下场了。没办法,只好让我上,虽然我一点比赛经验都没有。

我上场了,接到队友的一个传球,对方已经开始全场进攻。一个家伙凶神恶煞地扑了过来。很可笑的是,我居然把球往不知道什么地方扔去,我实在是太紧张了。对方拿到了球,然后立刻进攻,然后,我们以1分之差,输掉了这场决赛。

这是我中学六年最没面子的事情。第二年的比赛,由于我们一个主力的转学,导致我们连准决赛都进不去。我永远丧失了扳回面子的机会。不过,学校同学似 乎一直没这件事情太当回事,我依然人缘相当不错,虽然,我读书一如既往得糟糕。但另外一个东西,使得我在学校里还是有些小小的地位,那就是“钱”。

高中时代,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开始炒股票了。我高三毕业的时候,也就是91年,我已经是个万元户。手上有钱,自然就比较容易变坏。我很 早就开始抽烟、打牌和麻将。当然,还有一些我不太想公布的杂七杂八的事情。总而言之,到了高三,我的班主任认为,我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考上本科。

我的确没有够上本科的分数线,道理又一次很简单:我作文偏题。从小到大,我的数学不好从来没有成为重要考试的后腿,倒是一向不错的语文会要我的命。 后来查分数知道,我40分的作文只有15分,是偏题的最高分。我至今记得当年的作文题目是“我们生活在同一片阳光下”。91年最好的材料是写“抗洪救 灾”,但我偏偏写了环境保护。我离开考场的时候,便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劲,回到家中,当时的新民晚报的总编辑在家里做客。我一字不漏地背诵给他听,得到了 “没偏题”的答复。结果,依然偏题。

我最后上了一个本科,大学的名字是“安徽财贸学院”。至于为什么上了这个本科,我不想说。总之,我91年,离开了上海,去了安徽蚌埠。

  • 友情提示
此页是<扯氮集–上海魏武挥的Blog>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 网址资料
网址名称: 扯氮集–上海魏武挥的Blog
网址栏目: 网址简介 网址链接
网址链接: www.weiwuhui.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本页链接: https://www.e-fa.cn/shop/wanglsxmdna82/
  • 手机访问
微信或支付宝扫一下,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