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网址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是宁波市第三医院,创建于1951年5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爱婴医院、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妇科专家会诊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文明医院、省平安医院、省绿色医院。

  医院核定病床1100张。设有内、外、妇、儿、重症监护室等33个病区及手术麻醉科,开设60多个专家专科门诊及检验、影像、心电、超声、输血、临床微生物、药剂等医疗辅助科室。全院职工数1611人(含编外),卫技人员数1432人,正高124人、副高254人;博士24人、硕士30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洪中立、欧阳甲、杨国君),省“151”第一层次2人(医学院双聘郭俊明、王钦文),省“151”第二层次1人(医学院双聘竺亚斌),省“151”第三层次3人(杨路、汪建华、医学院双聘张晓宏),省医坛新秀1人(何文明)。

  医院以学科建设为立院之本,各学科重点突出,发展协调。目前医院拥有浙江省区域专病中心1个——消化内科;宁波市十大品牌学科——临床护理学;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5个——呼吸病学、骨外科学、胃肠病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宁波市听觉和平衡医学重点实验室;妇科(妇科疾病微创治疗)、消化内科(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骨科(脊柱疾病)3个专科(病)被列为第一批宁波市市级医院临床特色重点专科(病);产科、眼科、内分泌科3个宁波大学校级重点学科;ICU、妇科、心内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儿内科、康复科、急诊科等学科被列为宁波大学校级重点扶持学科。

  临床学科中心化发展,优质资源整合,形成了“消化病中心”、“骨科中心”、“妇产科中心”、“老年病中心”、“皮肤整形修复中心”、“泌尿肾病中心”、“脑科中心”、“心血管病中心”、“儿科中心”等一大批优势学科群,开展多学科联合诊治(MDT),大力提升疑难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宁波肺结节诊治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基本内镜培训基地、国家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全国肝胆病防治基地、国家将才工程(ESD术)培训中心、中国出血中心联盟理事单位等一大批国家级临床基地或分中心。浙江省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全国首个“互联网+护理实体医院”先后在我院成立。医院与美国德克萨斯州脊柱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中国宁波骨科临床研究基地”。此外,宁波市临床药理研究所设在本院,承担了全市临床药理学指导和服务工作。

  医院重视科研创新,搭建科研教学平台。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目前有博士生导师7名;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儿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学科均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有硕士生导师40名。医院先后邀请邱贵兴、郎景和、巴德年、郑树森、李兆申、袁长蓉、姚育东、钱唯等众多中外籍院士来院授课指导,全国首个护理院士工作室落户我院。医院还创立了“三江论坛”学术品牌,先后成功举办多届骨科三江论坛、妇科微创三江论坛、医学影像三江论坛等学术活动,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医院有宁波大学消化疾病研究所、宁波大学骨科研究所、宁波大学老年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分子诊断实验室等临床转化医学和基础科研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科研成果丰硕,作为第一负责单位承担各类课题2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20项、宁波市2025科技创新重大专项1项;发表学术论文730余篇,其中SCI级中华级期刊论文265篇;作为牵头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6项。

  护理学是宁波市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宁波市医疗卫生十大品牌学科之一。2007年被列为宁波市医疗卫生重点扶持学科,并成为我国第一个院校联合的护理重点学科。经过不懈的努力,我院护理学科在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同步发展,在2010年、2016年成功蝉联三轮宁波市医学重点学科,2018年成为宁波市医疗卫生十大品牌学科之一,2018年成立袁长蓉院士工作室,2020年成为浙江省老年护理专科护士实践基地。2009年7月在宁波市率先开设护理门诊,目前开设有糖尿病护理、PICC护理、压疮护理、脊柱疾病护理、骨伤疾病护理、妇科、产科护理、新生儿护理、泌尿外科护理、消化内镜护理等15个专科护理门诊,年接诊病人1万人余次。宁大附院是全国首批老年医疗照护培训基地、同济大学护理研究生实践基地。

  响应政府号召,规范城乡医院对口医疗支援,实现多方位实施合作办医。作为牵头单位组建“宁大附院江北医联体”,促进外滩、孔浦、甬江、庄桥和姚江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实现江北地区居民看病、转诊有了“直通车”。先后与象山红十字台胞医院、北仑区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紧密型、全方位”的合作办医模式,与鄞州区骨伤科医院、鄞州区第三医院、慈溪市第六人民医院、宁海县中医医院、北仑区中医院、宁海县妇幼保健院等开展专科合作,同时附院也积极与宁波康养医院、宁波市第五医院、宁波夏里特国际妇产医院等民营医院先后开展医疗合作,开启了浙江省“民办公助”医疗新模式。随着脱贫攻坚的发展规划,先后选派医疗团队赴贵州省实地指导瓮安县人民医院和望谟县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人民医院、图们市人民医院与汪清县人民医院,2021年6月,对口帮扶关系更改至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人民医院,目前已派出妇产科及骨科两位医生驻点6个月以上帮扶。

  医院拥有GE双梯度1.5T核磁共振、飞利浦128排螺旋CT、胆道子镜直视系统、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数字胃肠X光机、骨密度仪、乳腺钼靶机、口腔CT、全自动生化流水线、超声支气管镜、超声胃肠内镜、超高清内窥镜摄影系统、3D内窥镜摄影系统、三维电生理导航系统、新生儿眼底筛查系统、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脊柱内镜系统、中央监护系统、高端弹性成像和剪切波成像彩超、多导睡眠呼吸监护系统、肺功能测定仪、粪菌移植制备设备、床旁持续肾替代装置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

  医院将继续以“把医院建设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以“医心铸魂”为党建品牌,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组拳出击,继续加大学科建设与人才引进力度、临床科研教学规培力度、信息化助推精细管理力度、群众就医体验改善的力度、医疗市场合作拓展的力度五方面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及创新意识,力争以良好的精神风貌、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服务水平、舒适的就医环境,服务甬城市民。

  • 友情提示
此页是<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 网址资料
网址名称: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址栏目: 网址简介 网址链接
网址链接: www.ndfsyy.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本页链接: https://www.e-fa.cn/shop/wycylnjnl581/
  • 手机访问
微信或支付宝扫一下,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推荐信息
 
热门信息